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三峡工程的过去和未来
作者:沈茜蓉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29 16:38:02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库正式启动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运行标准。从6月1日到6月10日,三峡水库的水位从149.5米下降至146.3米。

  将三峡水库的水位降低,背后有着这样的博弈——防洪要求为汛期腾空库容,但对发电而言,降低水位意味着在相同的径流量之下,能量减小,因此,能多保持一天的高水位,“那就不是水,是油和煤”;而航运同样希望维持高水位,但是,如果要降低水位,则越缓慢越好。

  而在汛末,将三峡水库的水位抬高,背后也有着相似的问题——从防洪角度而言,当然是汛期过了再蓄水为好;但从生活用水上,下游地区又希望三峡大坝能够“丝毫不差”地拦截住最后的洪峰,这样就可以不占用非汛期下游的用水;而从发电和航运的角度考虑,则是越早蓄水越好。

  “但是事实上,这些问题三峡总公司只是听从防总的调度而已。”陆佑楣说。

  在水利部协调各方形成的这份新的调度方案中,对各方的需求均予以考虑,“比较集中的要求为希望拉长水库汛末蓄水过程,使蓄水期间有一定下泄流量,以维护下游的用水需求。”

  但在消落方式上各方面要求有一定矛盾,“航运、发电方面希望枯水期末水库能维持一定的高水位,而下游生态、抗旱等方面希望1至2月期间,水库动用调节库容,以加大向下游供水。”

  因此,新的方案提出了新的考虑,比如,在蓄水和消落期间,要避免陡涨陡落,要保证下游用水安全,枯水期要为下游补水,甚至要考虑到地质灾害的因素。

  长远的矛盾尚无解

  2009年4月,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主持召开研究《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的部长专题会议,他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汛期调度要以防洪安全为主。第二,枯水期调度要以供水、生态为主。在发电效益和下游供水、生态之间发生矛盾时,要服从下游供水和生态。要坚持经济效益服从公益效益、电调服从水调、发电服从防洪的原则。第三,调度方案中要充分体现现代水利思想,要坚持科学论证,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要敢于下结论,对防洪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确实存在重大风险的,要有效规避风险。”

  在这份《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的背后,是从2003年三峡蓄水以来的各方需求的协调和安排。“作为一家企业,三峡肯定要追求自身的利益”,陆佑楣说,“但三峡工程的功能又太重要,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在三峡工程完工后,其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协调与三峡工程相关的各方利益。该机构是国务院领导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工作的决策机构,主任由副总理李克强担任。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优化方案的前提是泥沙问题被淡化,因此有了种种让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举措。但是,泥沙问题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大型水库都很难绕过的问题。落实到三峡工程,在泥沙淤积的影响上,除了会缩减三峡的防洪库容之外,还会对上游产生影响。重庆位于三峡工程的库尾,会受到卵石和泥沙淤积的影响,进而水位被抬高。

  当年黄万里旗帜鲜明地反对修建三峡工程,是因为在他的观点中,“致命的问题发生在库水末端的淤积上,这淤积会逐步向上游干流漫延,抬高两岸坝田的洪水位,使淹没频繁,终至于毁没四川坝田,而不得不拆除大坝。”

  “这个沉积的过程是非常长时间的,三峡工程从2003年才开始运行,到现在才8年不到;而且此前一直没有怎么试过在高水位运行,所以这个泥沙淤积的影响现在还不明显。”清华大学水利系的王桂仙教授说,“但在泥沙淤积影响上游和拦洪蓄水调剂下游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高水位运行,减轻下游抗洪压力,必然要淤积泥沙,长此以往影响三峡工程的库容和重庆的安全;如果一直低水位运行,甚至到135米,那么泥沙的淤积非常少,但也起不到防洪的作用。”

  这将长久地成为三峡工程的矛盾。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