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型企业信息化咋规划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项目资源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7 13:04:34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当前大型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个软硬件环境建设问题,更是一个系统规划问题。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对信息化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对于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做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制定信息化规划的内涵

  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就是指在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企业管理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建筑行业信息化实践经验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信息化规划是一个涵盖面很宽的概念。从层次上来看,可以分为信息战略规划(ISP)、信息资源规划(IRP)、信息系统规划(ISP)、企业资源规划(ERP)。这四个层次是从组织战略出发,由远而近、由粗到细,逐步具体化、逐步实现化的动态递进过程。

  首先,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指南,是实施企业业务变革的指针,有利于统一认识,减少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其次,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充分实现信息化对业务支持的保障。信息化规划以业务战略为指针,以业务流程优化为基础,用双方都能够理解的语言,描述业务与信息技术的之间的关联,确保手段与目标的统一。再次,信息化规划有利于实现统一的信息标准,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

  制定信息化规划的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信息化规划目标必须与建筑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那种与实现总体目标毫不相关甚至背道而驰的信息化规划,看起来很美,但与建筑企业的总体战略严重脱节,做的越好越先进,就越容易把信息化建设引入歧途,给建筑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需求导向原则。企业经营中的关键业务和关键流程,往往对实现经营和战略目标意义重大,信息化规划必须正确识别这些关键业务和关键流程。在建筑企业中,项目进度和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投招标管理、物资和设备采购与管理、资金和财务管理等等,都是建筑企业需重点关注的业务流程,必须正确识别企业战略对这些业务和流程的信息化需求,并从满足战略需求着眼,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

  立足现实原则。信息化不是简单的电子化,硬件加软件的模式不能化腐朽为神奇。信息化必须要充分考虑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与建筑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需要与建筑企业本身所处的具体发展阶段相结合,需要与建筑企业的管理实际相结合。建筑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必须立足企业的现实,决不要盲目贪大求洋,更不能搞“大跃进”,该有的基础必须有,该做的变革必须做,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

  适度超前原则。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的信息化是不现实的。大型建筑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在基于现实和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必须考虑建筑企业管理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考虑内外部环境变化未来给建筑企业带来的变化和调整,适度超前,保证信息系统在一定发展阶段内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以减少系统调整的各种成本。

  信息化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战略规划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识别和确认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分析建筑企业现状和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确定企业自身的优劣势,并据此确定企业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即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建筑企业达成什么目标。

  第二阶段为需求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分析和确定建筑企业关键业务的信息化需求,如项目管理、技术管理、投招标管理、物资和设备采购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等关键业务的信息化诉求,并据此确定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

  第三阶段为资源分配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包括软件、硬件、人力、资金、设备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