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及监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4 13:27:26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ArticleInput

于操作人员责任性差,保管不严格,造成混合乱用,或在施工过程中因某种水泥短缺而工程又不能停止,便将不同品种水泥进行补充等情况。要对不同品种的水泥分别堆放,并对水泥的品种类别、适用范围、结构物环境进行具体分析才可使用,防止造成质量事故。

  二、骨料质量控制

  1、粗骨料的选择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骨料所占的体积在75%以上,它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组成材料之一, 骨料不仅构成了结构体的骨架,更重要的是决定着构筑物的力学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一般认为骨料的渗透性要比水泥浆体低,而实际上某些骨料的渗透系数与水泥浆体的渗透系数相差不大。当骨料的孔隙率达10%时,其渗透性比水泥浆体还要高得多,选用低渗透骨料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是十分必要的。骨料的粒径大小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抗渗性,骨料粒径较大时更容易在粘结界面上产生较大裂缝,另外在凝结硬化过程中骨料不收缩,包裹的水泥浆体产生不同收缩,颗粒越大收缩值越大,形成的裂缝也多,必然导致抗渗性的下降,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由于骨料多数是就地取材,因而材质的差异较大,云南省境内的天然石材多为灰岩,是较好的建筑工程用石材,在选材时应注意无风化、水锈、溶蚀等情况,石材的强度应满足要求,控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减少针、片状颗粒含量。对于中低强度的大体积混凝土,习惯上选择大粒径的骨料或添加20%~25%的毛石用以降低水化热和降低成本,但通过对以往工程的质量回访发现:粒径过大会造成混凝土孔隙率增大,尤其添加毛石后混凝土内部结构不均匀,界面裂缝较大,抗渗性极差,易造成混凝土受侵蚀耐久性降低。如220kV罗平变电所一期工程于1996年开始施工建设,1997年竣工投产, 2001年对罗平变电所进行500kV升压扩建工程施工时发现,一期工程中已有部分混凝土基础发生破坏,分析后认为:由于混凝土密实度低,水分渗入后造成混凝土冻胀破坏,同时加剧了混凝土碳化和碱-骨料反应。因而,在施工时应避免此种做法。

  2、细骨料的选择对细骨料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山砂、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人工砂中含有较多的片状颗粒及细粉,且成本较高,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天然砂作为施工用砂,如天然砂的自然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可将山砂、河砂和人工砂按一定比例掺合使用,并选择合理砂率进行混凝土的配制。

  工程施工中,应采用杂质少、级配好、粒径适中的粗骨料,并采用坚固性好的粗、细骨料。

  三、配合比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是不容忽视的,往往先严后松,质量不稳定情况时有发生,对配合比的控制还应根据设计规定有关要求及工程结构混凝土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材料选择。

  在输变电工程施工中,C15混凝土的水灰比通常采用0.68,但由于混凝土结构多采用人工浇筑,混凝土塌落度仅为3cm左右,水泥用量仅为规范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250kg/m3,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过小,水泥浆的数量不足以很好地包裹骨料的表面,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使得混凝土基础拆模以后,在基础阳角处常常发生缺角掉边和石子外露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耐久性。而用水量过多,会产生流浆、泌水、离析和分层等现象,同样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并易产生崩塌现象,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降低。故采用较小的水灰比,并限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孔隙率较小。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应严格控制,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为准。

  对现场拌制的混凝土,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对现场原材料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试样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配,同时还应审查出具的试配后的混凝土性能,当确实符合工程所需混凝土的性能后,则可予以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也应抽查实际配制情况,防止操作人员素质低出现任意性。

  四、外加剂的控制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外加剂本身的质量效果,或由于外加剂品种选择不当,以及水泥对外加剂的适用性等问题,出现因此造成质量事故的现象。所以,在应用普及外加剂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加剂产品质量的管理。

  监理工程师必须重视对外加剂的质量控制。首先检查外加剂的生产厂家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在核验质保资料时,检查是否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有效期内掺用指标报告,生产厂家一般只是提供产品说明书或匀质试验数据,这是不够的;其次,在外加剂的使用前,要安排作出有关实际效果的试验,以确定外加剂与使用水泥是否达到设计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